世相觀察
  去年10月,“奶粉進藥店”項目在北京開始進行公共測試運行。經過5個月的運作,情況究竟如何?記者走訪發現,由於在藥店銷售的奶粉普遍存在價格高、購買量少、手續繁雜等問題,所以很多消費者並不買賬,個別藥店平均月售僅四五罐。
  就北京等地的實踐而言,“奶粉進藥店”基本是叫好不叫座。原因無非有三個:一是輕諾寡信,承諾的核心利好基本都泡了湯。當初提出的“品質更高”、“價格更低”、“安全更有保障”等“優勢”,幾乎已不復存在。藥店賣的奶粉不見得有品質優勢,價格更是居高難下,對於價格敏感的市民來說,確實難有優勢可言。二是程序繁雜,毫無便民利民的意思。目前“奶粉進藥店”的執行方式均為奶粉專櫃設立自助售貨機模式,而非藥店櫃臺售賣。想要購買奶粉,消費者需要自助使用掃描、刷卡付費的電子終端,反覆多次操作令不少中老年消費者“暈頭轉向”。三是藥店基本沒有為奶粉信用背書,只是扮演了“盤貨”的角色。那麼,在藥店買和在網上買,還有多大的區別?目前藥店銷售奶粉的模式仍然為消費者自助購買,物流公司對銷售情況進行後臺監控,安排工作人員隨時補貨。換言之,奶粉並沒有因為擺在藥店的貨架上就更加安全。
  正如專家所言,如果僅僅是依靠改變銷售場所來提高消費者對於國產嬰幼兒奶粉的信心,恐怕只是一種“單相思”做法。再加上“一次最多買4罐”等奇葩規定,完全悖逆了嬰兒家長的生活邏輯,既然沒有優惠、還無法便利,在物流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淘奶粉又何苦非要去藥店?
  在香港,“奶粉進藥店”確實歷史悠久、裨益多多,但如何防止南橘北枳,配套政策恐怕還要隨之轉身。要讓善政不至淪為一場秀,早日出台實施細則、督促試點藥店釐清責權利關係,也許是繞不開的當務之急。
  鄧海建(江蘇 媒體人)  (原標題:“奶粉進藥店”終成秀一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c50ocvs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